在过去的双十一中,阿里和京东可谓是大放光彩,一个拿下2135亿的交易额,一个则拿下了1598亿交易额。在好看的交易数据背后,其实有不少交易其实是由小程序来完成的。京东购物小程序,其在双十一期间的PV就达到 16371万,新引入UV总量达到1663万;唯品会双十一当天通过小程序渠道接的订单就超过了55万个;永辉到家“大本营”福州订单超6万单,同比去年增长1553%。 那么,在双十二即将到来,小程序商家究竟应该如何抓住这次机会呢?小程序服务商是否又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会? (1)自带流量优势,线上线下有引流渠道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小程序本身都有一定的流量优势。像京东、唯品会在线上有一定的种子流量,因为它们本身平台的流量就多,一部分网页或APP用户直接转移到了小程序上,所以就有初始流量。还有的像永辉超市、海澜之家、步步高这种,他们能够从线下场景去引导用户,同时他们还具备一定的品牌效应,也可以自带流量。 像步步高不以打折活动为主,而是引入新零售业态,利用鲜食演义空间吸引消费者的做法。在销售额方面均有两到三成的提升,实际上对小程序也有很好的引流效果。像这两种要么在线上本来就有流量优势,要么在线下有场景可以往线上倒流,他们的小程序产品在双十一或者整个电商领域打造爆款的可能性都会更高。 (2)借助微信平台,激发社交电商活力 对于很多商家来说,肯定是希望能够利用好生态,把自家的电商小程序打出去的。微信天生具有的社交属性,为社交电商打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裂变效果离不开微信体系。只要运营得当,小程序上架就能发挥出海量微信用户的潜力。 在好物节期间,京东旗下的拼团小程序“京东拼购”从分享页卡进入的非中心化流量是10月同期的12.5倍,新访问用户数为10月同期的142倍。支撑起京东拼购这样的成绩的,本身是团购、拼团或者其他活动裂变方式,对于用户来说具有吸引力,另外就是在微信小程序生态,有很多机会能够引起在微信熟人社交的圈子内的裂变传播,因此微信小程序生态的意义也不容忽视。 但也不是做个小程序就能火,对于中小厂商来说,自带流量方面巨头或者品牌电商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资金、资源也都在一定的限度。在这种情况下,要复制上面那些巨头们的成功方式,并不是很容易。作为中小商家的破局之道就是:全方位精细化的发展路线。 可以找小程序服务商去基于自己的需求进行产品的选择,采用相对已经更成熟又可以表现出自己特色的产品方案。来达到产品研发设计精细化,采取成熟方案保证稳定性的目的。像现在主流的小程序服务商,其不仅有通过一些标准化的小程序技术解决方案,同时也可以基于客户的需求进行小程序的定制化,以满足商家不同的产品需求。更关键的是,由于这样的小程序服务商本身已经在支付等诸多环节形成了有一定技术壁垒的突破,小程序后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就有了保障。对于中小商家来说,这样只需要一心去做好本身生意的运营以及供应链优势的形成,那小而美的小程序电商市场,一会也会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总之,对于中小商家的电商小程序来说,想要打造能够爆红的小程序,必须比拼精细化经营能力。在平台的选择方面,更需要考虑自身属性是否和平台的特质相符合。这样的一些行业趋势和规律,还是非常值得商家去把握住的。 TAG标签:商家如何利用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