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来网 未来网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 谢深森)一个600人规模的会场,人潮涌动,现场几乎没有下脚之地,在会场后方、两侧、入口都站满了人,甚至是第一排嘉宾位置的前方,都有一排人席地而坐。 在GET2018教育科技大会上,一场关于“微信生态下教培机构如何实现快速增长?”的分享会广受关注。教育微信生态如何?来自各方的教育从业者都想听听已经通过微信生态吃到“蛋糕”的从业者的分享。 “微信生态下教培机构如何实现快速增长?”会场现场。未来网谢深森 摄 那些已经吃到“蛋糕”的从业者 鲸打卡创始人兼CEO贝金雨称其已经服务超过3000家教育机构、覆盖1000多万学员,然而在诞生之初,鲸打卡仅仅是从打卡场景切入,经过一年时间的发展,已经从普通的打卡发展到语音测评、绘本跟读、沉浸阅读、日签分享等形式。 “打卡能带来学员的高活跃,而高频的学习行为会带来高频的社交分享,以及高质量的增长。” 贝金雨认为,这种增长方式,应该推广到教、学、练、测、评、考等教育的全生命周期去。 同样是通过微信生态,新东方多纳品牌创建人陈婉青称,从2016年到2018年,新东方多纳“双11”业绩同比增长903%。新增用户较大的来源是微信。 “多纳恰好掌握了微信生态非常有效的流量获取方法。”陈婉青称之为“三板斧”。第一,内容。内容是最重要的一环;第二,裂变。通过红包、任务的方式做裂变;最后,载体。陈婉青称过去多纳踩中了移动端的APP,然后踩中了微信的公众号,接下来是小程序。 整个微信教育生态,正如此分享会一样,有了太多的人参与进来,所有参与其中的教育行业从业者都希望能够从微信中获取更多流量或者打造品牌,这种比其他渠道更为廉价、有效的方式更吸引他们。但挤进来的人太多,先行者已经充分“获利”,对于接下来入局的人来说,小程序的生命力还有多久,现在入局是否“迟到”,微信生态是否还有新的红利等问题都值得讨论。 小程序是下半场还是上半场?投资人意见不一 微信生态中的投资逻辑如何?投资人如何把钱投出去?创新工场合伙人张丽君、兴旺投资副总裁袁亮、北塔资本投资总监王凯峰和涌铧投资副总裁鲜诗佳四位投资人在会场上各抒己见。 “我不会考虑‘红利’这个词,因为我更加关注商业的本质和那些不变的东西。”袁亮认为,红利会变,但有三点不变。其一,对用户而言,真正创造价值的东西;其二是效率,微信小程序收到关注的核心逻辑是提升了整个获客效率,把线下的流量线上化;其三是对于去中心化生态下的规则敏感度。 作为投资人,袁亮表示会关注去中心化的生态,比如小程序、APP商店,他认为只有敏感地发现相应的变化,才能获得所谓的机会或者红利。 鲜诗佳认为,在微信生态中,小程序相当于进入了下半场。如何在接下来的微信生态中以比较低的成本获客,是从业者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资本方重点考虑的问题。 而张丽君则有着不同的观点,她认为公众号是下半场但小程序还在成长。微信小程序在微信教育生态里的定位还在探索阶段,仍然可能有变化,也可能有新一些机会出现。 之前,王凯峰更加关注技术红利。但进入教育行业以后,他发现,依靠技术或许走得快,但只有选择打破内容壁垒才能走得更远。 TAG标签:网站设计制作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