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泉州晚报 □薄鲁晖 不久前,中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全面启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意见》明确了重点整治的四个方面12类突出问题,其中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就将政府网站、政务APP运行“僵尸化”作为重点整治的内容之一。 响应卡、更新慢、内容空、发布时间造假、群众留言不回应……这些问题曾一度是许多政务网站的通病,群众将其戏称为“僵尸网站”。当然,“网站”是广义的统称,除了网站,还包含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APP等所有网络政务服务平台。不少地方将政务网站建设当成“形象工程”,只图“建”、不管“用”,一些政务服务APP更是“虎头蛇尾”,发布上线时轰轰烈烈,等到真正后续使用时,才发现只有首页一个空架子,二三级页面不是转跳失败,就是内容滥竽充数。 近年来,随着对政务网站抽查力度的加大,此类现象已然大幅减少,但包括官方微博、微信公号、网站、APP等在内的各类政务网络服务平台,还是存在诸如“雷人雷语”频现,发布信息不认真、不严肃,对群众的咨询回复敷衍了事,引发社会关注,给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等问题。这显然是政务类网络服务平台“僵尸化”的新变种——表面上看是有更新,会“动”了,但实际运行却还是“不过脑袋不走心”,这不就跟魔幻影视剧里的僵尸一样,会蹦会跳,可是没有真正的思想灵魂。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各地区、各部门政府网站责任单位和相关人员已有300人被问责,其中190名责任人被上级主管单位约谈,32人作出书面检查,68人被通报批评,7人被调离岗位,2人被党内警告,1人被停职。 毫无疑问,政务网站“僵尸化”背后,折射出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尚未根除的顽疾沉疴。为建而建、建而不管、管而不严,这就是形式主义;漠视民声、敷衍了事、雷人雷语,这就是官僚主义。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既解决老问题,也察觉新问题”。 就“僵尸网站”的问题上看,老问题是“光有空壳子不更新”,现如今绝大部分“不更新”的老问题基本解决了,但“只更新不互动效率低”的新问题又出现了。可见,整治“僵尸网站”不能只盯着其有没有更新,管理政务网站,也不能仅仅是简单机械地“催更”。网络的价值在于高效互动,政务网站设立的初衷,也是在于更好地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而无论是“联系”抑或“服务”都是要基于双向互动的基础上,而绝非是单向做一些“贴告示”式的内容更新就可以应付了事的。 整治“僵尸网站”,一方面要从端正政绩观上入手,习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形式主义的根源是政绩观错位”,剖析政务网站“僵尸化”的产生原因,就是把建设网站当成一项政绩,是为了向上汇报时“好看”,而不是真心实意要到网上来贴近服务群众;另一方面就是要从矫正权力观上发力,习总书记说“官僚主义的根源是权力观扭曲”,反观某些政务网站上“不过脑袋不走心”的回复、那些“雷人雷语”的现象,不就是恃权自傲的真实写照吗?没有牢固树立“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意识,自然也就不会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 总而言之,面向群众的政务网络服务平台,要时刻“以人民为中心”,注重群众的“用户体验”,要提升服务产品的“友好度”,在强化对政务网站建设管理跟踪考评的过程中,始终以群众使用的满意度和体验感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 TAG标签:整治“僵尸网站” 不能止